#故事編劇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?淺談角色關係設定

前言:
會有這個單元是近年上了不少戲劇、編劇課程,自己也寫作多年有了一些著作。不敢說十分有經驗,只是希望能多少跟大家分享一些學到的東西,希望能教學相長,也歡迎大家多多討論,若有謬誤還請不吝指教。

上一次講了人物設定,接著想跟大家分享的角色之間的關係設計。故事中總不可能只有一個角色,較文學性、實驗性的故事不在我想討論的範圍內(不過就算是《老人與海》也有兩個角色),角色之間的關係該怎麼設定才會平衡呢?一般戲劇又是怎麼創造主角、配角、路人角、工具人呢?

五億高中生案關係圖/ami亞海 繪
五億高中生案關係圖/ami亞海 繪

英雄旅程的角色關係

英雄旅程,是常用於故事戲劇上的一種結構公式,目前有三四個版本,但都大同小異,主要分為三個大部分,啟程、啟蒙、歸返,其中又細分為「平凡世界」、「冒險的召喚」等(如下圖)。但這次沒有要談英雄旅程,主要是想討論其中的角色關係。

製圖by ami,圖:irasutoya

英雄旅程中,角色大致上有以下幾種:

  • 英雄 ——主角,通常都是正派角色,但也可能會展現陰暗、軟弱、猶豫或負面的自我。
  • 師傅——協助、教導、訓練、贈與寶物或保護主角
  • 門檻守衛 ——阻礙、考驗或威脅主角
  • 使者 ——改變、提供動機給主角
  • 變形者 ——誤導、偽裝、反面投射,引入疑慮或懸念
  • 陰影 ——掀起衝突或挑戰主角
  • 盟友 ——陪伴、鬥嘴、良知、搞笑、打雜或突顯主角的人性
  • 搗蛋鬼 ——惡搞、轉折、改變觀點或帶來歡樂

在多數主流電影中都可以將其角色與英雄旅程的角色類別相呼應,但卻有角色關係太過集中在主角身上的問題。好處是專注在主角及主線上,壞處則是其他角色關係會顯得薄弱,且較無法運用在需要複雜人物關係的連續劇上。

製圖by ami,圖:irasutoya

拿《西遊記》來當例子,英雄旅程的角色性質十分明顯,與主角的關係也很清楚,但這些配角之間的關係就沒能展現出來了。

人物十二宮格的角色關係

除了英雄旅程式的角色關係設定,還有另一種較常用在連續劇上的角色公式,人物十二宮格。人物十二宮格可以很簡單地就拉出一部戲劇所需的角色,大部分電視劇或電影的角色關係都可以如此歸納。

製圖by ami

十二宮格中,每一格代表一個角色,中間四格為主要角色,通常為男/女主角、男/女配角,這四人通常也都互有關係。

而兩位主角都有其關係密切的其他三個角色,通常為主要敵人、次要敵人、盟友,不過不用把敵人想得太樣版,只要跟主角想法不同、行動不同、試圖影響主角的都可以放在這邊。

例如,總裁媽媽一直希望總裁能娶某千金,在劇中不斷干涉總裁行動,這樣就可以把總裁媽媽放在主要敵人上。

盟友角色的話,通常肩負「說出主角心事」、「開導主角」的責任,常在劇情轉折處戲份多。另兩位配角則需有一個與自己相關的盟友/敵人角色。

十二宮格的角色可依故事篇幅修改使用,像是故事短,沒有配角的話,可以直接拿掉最下面那排。或是只有主要敵人,沒有次要敵人……等等。

隨手畫一下《哲仁皇后》的十二宮格角色,光這樣就能演二十集了

檢查角色的關係

除了使用以上兩種角色關係設定的公式之外,也可以用下面幾個重點來檢查自己設定的角色關係是否合宜。

人物關係檢查點

  • 差異化(總不能讓每個角色的媽媽都出場,除非這是部與「媽媽」相關的劇、可以設定有些角色的媽、角色的前世情人(?)、角色的ai機器人(?)
  • 緊密勾連(既然都創造出角色們了,之間一定要有強烈的關係,而不是三個月才見一次面的那種)
  • 角色的動/靜、強/弱搭配
  • 必需要有壞人/負面人物 (與主角理念相反的)
  • 不一定要複雜的關係,但一定要糾結

建議也可以設定完角色後,簡單拉個角色關係圖(如最上圖,用這個網站畫的),不管是自己當資料使用或是讓別人理解故事都很棒。

角色關係的部分大概分享到這裡,祝大家創作愉快。

參考資料:
英雄旅程 wiki
作家之路:從英雄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
編劇課程講義

#故事編劇 怎麼憑空「生」出一個人?淺談角色創造

前言:
會有這個單元是近年上了不少戲劇、編劇課程,自己也寫作多年有了一些著作。不敢說十分有經驗,只是希望能多少跟大家分享一些學到的東西,希望能教學相長,也歡迎大家多多討論,若有謬誤還請不吝指教。

戲劇三大元素,主題、情節、人物之中,相信大家最有興趣的一定是「人物」,人物讓故事栩栩如生、人物讓故事得以延續許多系列、IP人物肖像讓商人賺滿滿(x)

當我們提到超級英雄裡的美國隊長或鋼鐵人,心裡總有個明確的形象。我們知道在危急情況時,美國隊長也不會丟下同伴逃跑;遇到怎樣都打不贏的敵人時,鋼鐵人也許會用些特別的小聰明方法。甚至在原作裡,這些角色做出了某些事情,我們還會覺得奇怪,不像這個角色會做的事情啊,明顯OOC了。但那明明是原作寫的,為什麼我們還是會覺得不對勁呢?

其實那就表示這個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,已經超脫原作活在大家心中了。

OOC:Out Of Character,指性格嚴重扭曲,不符合原作。

本篇專注討論單一角色設定,角色之間的關係設定等等內容留待下次(?)。

下筆之前,你得對你的角色了解多深?

假設現在我們要寫個故事,來個總裁文好了,首先一定要有的角色便是「總裁」,先簡單寫一下總裁的人物設定。

總裁,男
任職於「好大大全球企業公司」,職位總裁,個性狂帥酷霸拽。

雖然短,看起來已經有個樣子了,那我們可以開始寫故事了嗎?如果就這樣下筆的話,很快就會遇到第一個麻煩。總裁在第一幕遇到公司倒閉危機,他會對公司的員工說什麼?根據角色設定,也許他會很狂地說「不用擔心,我們一定能順利度過」。那到了第二幕,銀行來討債了,總裁又會說什麼,第三幕,對久病多年的母親他又會說什麼,第四幕,他會對愛犬說什麼……

若是沒對角色有一定的了解,故事便很難進行下去。

如下圖,不夠豐富的角色是撐不起一個故事,當然短篇故事可能不需要太複雜的角色設定,這是相對的。

創造角色的三大工具

之前上過的課程裡都教我們要寫完整的「人物設定」、「人物小傳」和「部分文本」。

「人物設定」可以細到非常詳細,不過這部分我是覺得照你的故事篇幅選用即可,若是長篇的話建議可以全數填上。其實可以想像成如果這個角色是你的親密的家人或親密的朋友,你對他的了解程度。

人物設定外部特質

  • 姓名
  • 性別
  • 膚色
  • 身體標記(手術痕、疤痕、痣……)
  • 學歷
  • 口音
  • 聲音與表情
  • 出生地
  • 居住地
  • 政治觀
  • 興趣
  • 職業
  • 經濟狀況
  • 健康狀況
  • 宗教
  • 衣著
  • 體態(習慣抬頭、習慣駝背……)
  • 自信/自卑
  • 婚姻狀態(對性的態度/支持婚前性行為?)
  • 喜歡的音樂、電視、電影、遊戲、偶像
  • 家族歷史

人物設定內部特質

外部特質可以不用全設定,但內部特質建議都要寫清楚會比較好

  • 只用一個詞表示角色個性?(ex:樂觀的、總之是混蛋、變態)
  • 最喜愛與最痛恨?(ex:最愛自己的女兒、痛恨知法犯法)
  • 最害怕的事?(ex:鬼、沒有錢、被拋棄)
  • 最大的成就與失敗?(ex:拿到奧運金牌,因非法用藥金牌被收回)
  • 他們最想要的(want),通常是外在需求。
  • 他們最需要的(need),通常是內在需求。
  • 他們在戲劇中的角色弧(註)是什麼?
  • 哪裡是他們的開始與結束?(具體上的/心靈上的/情緒上的)

角色弧:以曲線圖的方式來分析角色在故事發展過程中的轉變,以及其所經歷的內在旅程。比較故事的開頭和結尾,會發現曾經困擾該角色的問題獲得解決、夢想終於實現、從絕望到充滿希望、由弱轉強等,而由這些種種蛻變所形成的弧線就稱作角色弧。亦可用於分析情節走向、成長軌跡等,稱作故事弧、成長弧。

內部設定中,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「WANT」跟「NEED」,以拙作《部門人事調整公告》為例,主角林主任在故事中,看得出來他想要(WANT)「當一個好主管」、「把工作做好」,但是他內心中需要的(NEED),卻是希望「自己的努力被看見、被認可」。

再提個比較通俗的例子,電影《小鬼當家》中,主角想要WANT的,是擊退小偷成功守護家中。但他需要的NEED, 其實是家人的關注與證明自己可以獨立。

內部特質可以讓一個角色生飽滿,非常的重要,創造角色時(特別是主角)可以多思考這方面的事情。成功作品的角色通常都有明顯的WANT跟NEED,看這些作品時可以試著找找看。


人物小傳」的部分,簡單來講就是在正文故事開始之前,這個角色經歷了什麼事情,這部分也是看故事篇幅需求撰寫,有些故事還得追溯到角色出生前也不一定。

部分文本」,這部分我覺得比較像寫故事前先跟角色「混熟」的過程,可以先試著寫一段這個角色在故事裡遇到事情會說什麼話、會做什麼行為。

角色都長得差不多怎麼辦?

我對人性所知的一切,都是從我自己身上學來的。 (契訶夫)

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觀察與從身邊的人下手(再次感謝我身旁的親友),當然,活生生的人跟戲劇角色絕對不同,必需把個性、特質拆解、簡化、重組。

不過外貌、個性等外顯的特質可以經由觀察得到,但一些內心幽微的部分,可能只能得取材自己。人終其一生真正了解的人只有自己,可以設身處理想,「如果我是這個角色、面對這樣兩難的情況,我會怎麼做? 」誠實面對自己,總能得到最棒的解答。這也是我覺得寫作中難得、少數有趣(也特別苦惱)的地方,可以幻想自己的是總裁、是全知的神、是流浪者,設身處地體驗一回。

角色的部分大概分享到這裡,祝大家創作愉快。

參考資料:
Ligiah Villalobos-2017台北電影學院「編劇工作坊」講義
想清楚,寫明白》 艾瑞克.柏克
故事的解剖羅伯特.麥基
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》大澤在昌